健康热线:0512-63180001 (工作时间:08:00-17:00)


  • 苏州永鼎医院

  • 永鼎互联网医院

  •     健康体检    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医院新闻 >

永鼎医讯丨这种“不痛不痒”的耳病,正在悄悄偷走听力

分泌性中耳炎(secretory otitis media )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。

对于一些药物治疗不佳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,近年来,正规医院耳鼻喉科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,以改善中耳通气、缓解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等问题。

1759212117124475.png

哪些人群易患分泌性中耳炎

1.儿童:儿童的咽鼓管短、平、宽,且抵抗力较差,易使鼻咽部或鼻腔鼻窦炎感染扩散至中耳,导致分泌性中耳炎。

2.经常乘坐飞机、游泳潜水的人:耳内经常受到气压损伤,引发分泌性中耳炎。

3.长期受鼻炎、鼻窦炎干扰的患者:因鼻腔分泌物增多、黏膜肿胀等,可使咽鼓管出现异常堵塞,形成中耳负压,从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。

4.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:鼻咽癌放疗后损伤中耳黏膜、咽鼓管软骨弹性,引发分泌性中耳炎。 

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?

1.耳痛: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可有耳痛,疼痛可轻可重,消失快,慢性者无耳痛。

2.听力下降:起病隐匿,往往不能明确指出发病的时间,起初听力时好时坏,与中耳内积液波动相关。当液体粘稠时,听力则不会因头位的变化而变化。儿童表达能力有限,多数学龄前儿童的听力下降表现不典型,病程较长的孩子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对声音反应差等表现。

3.耳内闭塞感:耳内闭塞感或闷胀感是成年人常见的主诉,按捺耳屏后这种闭塞感可暂时得以减轻。

4.耳鸣:耳鸣一般不重,可为间歇性,如“噼啪”声或低音调“轰轰”声,个别患者有高调耳鸣,成年人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、擤鼻时,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。

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?

1、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,预防感冒;

2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刺激,避免接触烟雾等不良气体刺激呼吸道,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;

3、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,避免接触过敏原,饮食上应避免引发个体过敏的食物,如海鲜食品等;

4、婴幼儿喂奶时应注意不要头部太低;

5、擤鼻涕时勿双手同时捏紧前鼻孔用力擤鼻涕,应该按压一侧鼻孔轻轻清理鼻腔的分泌物。


Choose Your Color
You can easily change and switch the colors.